“每个城市群,至少抽调2人支援橙心优选。”
继车服产品负责人刘杨、网约车平台公司CTO赖春波后,平台乘客负责人张可帅作为第三位高级管理人员,调任支援橙心优选。
“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
“12月起,橙心优选全员增发战时津贴,额度约为月基本工资的20%。”
据小晚团队报道,在12月5日推行的组织架构大调整中,滴滴又一次加码了对橙心优选的投入补充。
滴滴真的很需要一场胜仗。
然而方向错了,越努力,就越窘迫。
自年安全事件后,滴滴就在“多元化”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今日消息,滴滴又推出了月付功能,试图在C端金融领域再分一杯羹。
从滴滴金融、青桔单车,到滴滴跑腿、滴滴货运再到社区团购,滴滴这张大饼是越摊越大。
但距离其最初定下的战略目标,似乎也越来越远。
01出行野望
我一度觉得滴滴快完了。
补贴大战的节奏就是从它开始的。
在那之前,市场和投资者都没见过那种阵仗。
一块钱打车,连续烧好多天,干了半年,终于把“快的”吞了,擦一擦身上的血,抬头就是35亿美元的身家估值。
尸堆里爬出来,是带着满身战火出道的。
按理说商业世界,竞争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但滴滴身上的战事或挫折,却异常多。
一般来说,合并之后的企业多少是会过几天安生日子的。
好的话像“美团+点评”。
从千团大战里杀出来后,基本上就坐稳了本地生活服务的龙头宝座——当然,现在阿里的势头很猛。
但某段时间里,美团确实是稳的,这种稳分别体现在外部评价和内部认知。
差的话则是像“58+赶集”。
赛道本身消退了。但在那之前,凭借着“分类信息网站巨鳄”的身份,58也经历过一段风光的踏实日子。
可反观滴滴,干死快的后又来一个优步,扛过优步后又迎头撞上“安全问题”。
整改两年,顶着美团的“背刺”和嘀嗒的“偷鸡”,好不容易要再次出发时,又迎头撞上疫情。
昨天,滴滴总裁柳青,也在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回忆起创业过程,柳青数次提到了“喘口气”这个词。
但没有。
市场不让滴滴喘这口气。
这不仅仅是运气问题。
在我看来,这是战略定位决定的。
在过往对外讲话中,滴滴的创始人程维曾多次强调“滴滴是战略驱动”,也曾明确提出过滴滴的战略三步走。
如今回头看,这“三步走”依然清晰、宏大,甚至有一种苏维埃式的科幻美感。
1、国际化,成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逆全球化过程中,这一目标不得不放一放。
2、推动共享汽车服务体系——人们不再拥有汽车,滴滴作为整个城市的汽车运营商——这才是滴滴现在最应该专注的地方。
3、智慧交通,无人驾驶的引领者——整个市场都尚处于蛮荒期。
不同于其他商战型选手,滴滴的挑战注定是孤独的。
为什么你没法喘口气?
为什么屡次穿过挑战后,滴滴还是没能焕发出巨大光彩?
因为滴滴的对手不是一个具体的公司,而是历史周期。
如何加速推动智慧交通、智慧出行尽快照进现实,这是滴滴的使命。
打快的、战优步、过嘀嗒、斗美团,从四百余家网约车平台里脱颖而出后,滴滴到底赢得是什么?
不是一个蛋糕,而是一张门票。
共享汽车也好,无人车也好,大数据协调下智慧城市的智能出行也好,谁来实操这些事?离商业化最近的又是谁?
谁手里车多,谁离用户最近,那未来这块巨大的蛋糕,就是谁的。
今年中旬,成立8周年讲话时程维提到,滴滴有万名网约车司机。艾媒咨询的数据也显示,滴滴在网约车市场占据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60%、
放眼全国,乃至放眼全球,又舍你其谁呢?
战略选择决定市场命运。
滴滴的野望过于盛大。
想获得巨大的礼物,必将承受远超他人的磨难。
但是如今,滴滴远没有表现出令人信服的战略定力。
02滴滴外卖,送啥都歇菜
蜻蜓队长都知道:“第一,绝不意气用事。”
但滴滴虎着脸就冲去做了外卖。
美团下场搞打车,在他的规划里是非常清晰的。
人人网卖了,饭否被关了。在最困顿的时候,王兴理论水平突飞猛进。
年,在小白板上画下了“三横四纵”,王兴奔着右下角就搞了个美团。
二把手王慧文也曾表达过类似的战略理论:AB分类法。
基于LBS的线下交付服务的B2领域,就是美团的核心价值所在——起码在他的设想里,美团可以做这个领域的通吃者。
搞清楚这一点,就可以理解王兴的“无边界”,以及美团下场做打车的全部逻辑。
但滴滴做外卖却全然没有战略基础。
前面提到的“出行三步走”,其伟大性绝不亚于王兴的“四纵三横”。
但外卖显然不在“出行”的范畴当中。
在美团下场之前,程维一直同他有着很好的私交,在微博上也曾公开写下:外界没几个讲王兴好,我却越来越欣赏他。
年情人节,程维和王兴一起吃了个午饭。
出门后程维低头看手机,刷到美团打车的业务,顿时傻了眼。
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王兴,问他为什么要那么做?
王兴沉默了一下,说:“就是试试。”
早在年的乌镇聚会上,TMD创始人们聚在一起,其实也有聊到过这事儿。
王兴说:“中国创业者扩张自己的边界,其实不是因为侵略性,而是为了增加自身的安全感。”
但当时的程维似乎完全没有听懂。
以至于事情发生时没有一点心理准备。
在“四纵三横”、“AB分类”的战略认知下,王兴以自己的节奏做了打车,因为打车也属于本地生活服务的一部分。
可程维却陷入了某种个体的非理性情绪。
面对媒体时,谈起这件事,甚至还引用了成吉思汗,给互联网江湖留下了一句“尔要战,便战”的中二台词。
莫名其妙,把自己搞得热血沸腾。
我们说一家企业的任何行为,尤其是亲自动手要做的事,那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战略主线,进而再决策。
战术层面,滴滴是有必要还手的。
但真的没必要赔上那么大的精力,调动自己的嫡系部队就为了给王兴添恶心。
回头复盘,面对美团的侵蚀,滴滴其实有太多其他更好的选择。
比如跟当时自己的投资方阿里合作,加大与饿了么的战略配合,接口互开;
或者找携程偷袭美团酒旅,订酒店送打车券,打车送酒店券;
以及规规矩矩的,在美团打车推广的城市,在正面战场上把盘子打回来。
一切为了出行。
中台实力,技术优化,成本控制,安全管理,上下游渗透,市场培育,认知造势,干死私家车。
你的事儿不要太多,做什么外卖啊。
亲自下场。胜了,在无法与核心战略产生共振的前提下,无非也就是像网易的丁老板一样,切割独立,或卖掉。
败了,则坏处更加明显。
最可怕的是,用自己的员工去做这件事,那么在内部的整体战略认知,使命感,员工信心等诸多方向,都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10个月的时间里烧掉10亿的滴滴外卖,如今回头看,更像是一场毫无意义的闹剧。
仿佛是滴滴舔着自己的棒棒糖,美团凑过来舔了一口,滴滴反手给人身上抹了把鼻涕。
如今打车作为本地服务的一环,在美团这个超级App上沉淀了下来。
而滴滴这边,继年亏损25亿后,滴滴年再次巨亏亿元,累计亏损额高达亿元。
随后,滴滴外卖在国内悄然下线,咽不下一口气的程维转手增资了饿了么。
干了个啥都。
03一滩浑水
年,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程维曾这样评价过企业的多元化战略:“纵向搞不定只能横向,这是中国特色。”
“如果滴滴国际化失败了,我们也势必成为一家中国本土的竞争驱动的多元化公司,假设滴滴有那一天,我会认为这是一个战略的失败。”
看的出来,程维围绕着“出行”做战略深挖的想法是很坚决的。
在他看来,“多元化”是退而求其次,是备胎,是失败后不得已的选择。
年的橙心优选,静静地看着三年前的程维说那些句话。
简直心碎。
说真的,如果追不到新垣结衣我就吃点亏吧,石原里美也行。
这不是有病么?
还原到实际竞争格局中,滴滴非要趟这趟浑水的行为也确实令我感到迷惑。
五个多月的时间,日订单率先突破万,确实声势浩大。
但电商卖菜这个事,他一定是持久战。
事实上,这一领域目前还处于抢地盘的初级阶段,你占华北,我占川渝,他占湖广,拼手速尔。
以眼下各家的扩张态势来看,很快彼此的势力版图就会交错,贴身肉搏避无可避。
短兵相接后,供应链和履约能力将成为分出胜负的关键因素。
如何在采购端、仓储模式、配送效率上达成最优,如何将成本降低、保障用户体验,对各家公司的组织架构调配、运营团队的执行能力以及调整纠错能力,都不失为极大的考验。
横向对比其他三位入场玩家,滴滴可以说是毫无优势。
拼多多本就是农产品起家的,6.43亿的月活跃用户数本就有总数优势。
另外下沉市场的用户画像与社区团购的用户画像还有很大的重合,更是叠加带来了结构优势。
此外,社交电商的基因,在抢夺团长的竞争中也有一层先机。
阿里则矩阵效应优势明显。
从饿了么、盒马鲜生、十荟团,到菜鸟、零售通,再到大润发、支付宝。阿里无论是流量入口,网点优势,供应链优势,还是背后的中台大数据技术支持,都有着良好的协同共振。
至于美团,这场战争唯一有经验的就是他。
在很多方面,社区团购和外卖市场的玩法几乎一模一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地推,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拜访,在这方面,美团的地推能力早已有目共睹。
至于更进一步的前置仓模式,同城即时配送,美团的外卖团队可以说即插即用,也已经在战略上领先他人半步。
反观滴滴,电商从未玩过。
供应链建设的学费也没交过,仓储、配送人员、地推团队、网点建设等,此前一点相关的家底都没有。
同样是赛跑,你上来就在最外圈,还比人落后了五十米,而且你本来是个跳高运动员。
何必呢。
另外,这比赛摆明了是个长跑。
那体力方面,虽说滴滴手里有百亿级的投资,但一旦真拼起来,其他几家上市企业,也没有一家是怕烧钱的。
从外界评价,投资者认可,到内部士气,我们可以理解,这个阶段的滴滴,太需要一场胜仗了。
社区团购也确实是近几年来难得的真正风口。但你程维自己亲口说过,滴滴从来都不是“机会驱动”的。
在TMD三家中,重注“出行”领域的滴滴是后劲最大的。
在我看来,这是一家上来就瞄着二十年后的巨头。
出行领域,他没有对手。他的对手就是时间。
可惜,耐不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