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而主要分布于桂西桂北省际交界区域的大石山区山脉纵横、石山遍布,29个石漠化片区县和6个石漠化片区“天窗县”更是“九分石头一分土”,成为广西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步入年,35个大石山区县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5万户69.1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占全区的45.7%。
为了打赢大石山区产业发展这场硬仗,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多次深入难度大的地区调研指导,各地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主导产业、打造拳头产品,全区集中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给予扶持,突出资源禀赋抓特色产业,突出区域布局抓产业集聚,突出转型升级抓结构调整,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形成“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广西大石山区贫困村,亲历当地干群以持续产业增收力促高质量脱贫的发展景象。
高位推动精准规划,立足特色产业推动“造血扶贫”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广西将产业扶贫列为全区精准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之首,将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列为全区脱贫攻坚“五场硬仗”之首,先后出台了《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广西实施规划(-年)》《广西“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关于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实施意见》等系列产业扶贫政策文件,涵盖了产业扶贫的各个方面,各市县也因地制宜编制了产业扶贫规划、计划、方案,制定了具体措施,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亲自担任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在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下设七个专责小组,其中之一就是由23个成员单位组成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产业开发专责小组日常运作,明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为牵头单位,统筹协调推进产业扶贫。“从全区产业扶贫的实践来看,只有找准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佳、扶贫能力强的产业,才能保障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刘俊说,广西出台了《全区有扶贫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明确了每类县每个产业的规模、集中连片点数量和连片点规模要求,引导贫困县、贫困村科学遴选确定和集中力量发展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有效解决了产业扶贫工作中普遍面临的产业“弱、小、散”和竞争力差等问题。
以“产业培植”推动“造血扶贫”,推进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目前35个大石山区县发展了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休闲农业、农(林)产品加工业等多种形态产业。数据显示,截至目前,35个大石山区县“52”特色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达90%以上。
“以前亩产鲜果只有公斤左右,经过低产改造,今年达到公斤以上。”在河池市凤山县长洲镇那老村乐腊屯,村民陈兰坤给记者算了算,今年全屯油茶种植户户均收入5万余元。
念好“山字经”、做大“林文章”,是凤山县委、县政府打造脱贫致富支柱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群众意愿基础上,全县因势利导把油茶作为重点扶贫产业狠抓落实,并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在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年以来,该县统筹整合投入多万元发展油茶产业,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占县域面积13%,年茶籽产量吨,产值超2.5亿元,贫困户覆盖率近50%,“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的产业规模初具雏形。
近年来,广西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典型可谓“多点开花”:靖西市立足喀斯特地形地貌实际,把烤烟、桑蚕、水果、养殖“三种一养”作为主导特色产业,每年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突出龙头企业带动,桑园、水果面积均达10万亩以上、生猪出栏近30万头;融安发展电商扶贫模式促进金桔产业发展,年以来累计带动1万多户贫困户种植金桔,带动2.6万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实现增收1.7亿元;龙胜全县以龙脊为龙头,打造出20多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惠及贫困人口多户多人……目前35个大石山区县已初步形成“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产业扶贫格局。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
“贷了还,还了又贷”,这是河池市都安县独创的“贷牛还牛”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资金扶持贫困户养牛,贫困户免费从企业贷牛,把牛养大后再“还”给企业,企业扣除牛犊费用后收益归贫困户所有,贫困户还牛后再贷牛,滚动发展。同时政府搭建平台,专门成立牛羊产业服务中心,跟踪服务;引进企业建设种牛繁育养殖基地,保价回购;引入保险企业为牛犊上保,共担风险;帮扶干部当好联络员,指导农户科学养殖,形成协作帮扶长效机制。
养殖过程全程有保障,脱贫内生动力被激活。不到两年时间,全县“贷牛还牛”工程覆盖贫困户80%以上,各乡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形成群众自养、互助共养、合作社联建联养等多种养殖模式。河池市还把“贷牛还牛”项目列入市级层面“十大百万扶贫产业”予以扶持,按照计划,年底都安实现“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社、户有牛羊”的目标,贫困户年均增收元以上,从而实现脱贫摘帽。
在该县瑶山牛扶贫产业示范区,记者了解到,投入5亿元建设的西南冷链仓储物流交易中心及屠宰加工厂等项目,将养殖、销售、深加工、冷链电商、粪污能源有机肥加工、休闲农业旅游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产业链环环相扣,将全力打造“大都华牛”国际、国内知名牛肉品牌。
“由‘一头牛’牵出一条全产业链,充分释放农业潜力,又让各方在产业链上共同受益,放大产业叠加效应,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既符合石漠化区域治理实际,又有效破除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瓶颈,为大石山区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实现产业升级、企业增效、贫困户增收作出了有益实践。”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文信连认为。
广西大石山区紧紧牵住产业脱贫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打出一套发展扶贫特色产业“组合拳”:在石漠化程度较轻、耕地资源相对集中区域,着力发展适应山区生态的高效特色种植产业;在石漠化程度高、耕地资源匮乏的区域,稳步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并大力推广“微生物高低架网床”“微生物漏缝地板机械刮粪”等生态养殖模式,推动大石山区养殖业转型升级;依托大石山区特有喀斯特地貌、壮美山水风景、多彩民俗文化和四季花果产业,打造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庄园、美丽休闲乡村和一批地方农事文化节庆,通过“农业旅游N”融合发展,大石山区独特魅力不断展现。
地处马山县东部的古寨瑶乡是南宁市3个瑶族乡之一,石山林立、沟壑纵横,以前的古朗屯村民以种植玉米为主,全屯耕地只有亩,全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41户中29户均为贫困户。后经研究发现,金银花能顽强地在石头缝里生长,还不占用耕地,药用、经济价值都很高,于是古朗瑶乡山银花合作社应运而生。在“合作社农户旅游”模式的引领下,不到3年时间,该屯农民人均纯收入就翻了两番,昔日“石头缝里的贫困村屯”成了极具民族风情的休闲旅游胜地。
“扶持引导全县75个贫困村各建立1-3个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形成了多种产业扶贫模式。”据马山县县长张自英介绍,当地结合实际编制出台多个产业扶贫专项规划,对全县11个乡镇产业发展进行精准定位,选择发展耐瘠、抗旱、产量高、效益好的多种特色种养项目,包括金银花、黑山羊、里当鸡等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同时,建成了30个“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生态综合示范村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形成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政策利好推动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1.6%,全县7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其中,羊山村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达到27万多元,并实现了户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同时,该县创造性地把农业、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统筹谋划、统一推进,探索形成“体育旅游扶贫”马山模式。近3年来,全县接待游客人数年均增长接近40%,助推38个贫困村摘帽,7万余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年初的20.22%下降至年初的5.91%。
强化带动健全机制,创新完善利益联结促进真脱贫
12月正值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永靖村花椒上市时节,去年利用贫困村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50万元,协调广西大学出资购苗、完成80余亩九叶青花椒种植的驻村第一书记韦宏阳给贫困户做了一个详细的效益分析:一亩地栽种大约70株左右,两年后挂果,3年后每株能摘1斤多干花椒,每2-3年产量能翻一番,花椒采收期达10年以上,按照年干花椒市场价格每斤36元算,预计3-5年时间每亩花椒每年可实现经济收入0-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6万元,可供合作社社员分红6万元以上。
一本经济账折射出示范引领产业扩面增效的作用。据统计,目前那坡全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家,覆盖贫困村39个,占全县贫困村总数的45.9%;年26个预脱贫村已有13个村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覆盖,带动贫困户户。同时,那坡县率先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按照贫困村“31”特色产业需要,每个贫困村都设有1名产业指导员,由第一书记担任组长。
强化主体带动,各地动作频出:马山县充分利用南宁市连续3年每年额外给予马山万元的专项财政扶持资金和对马山实施的13条倾斜帮扶措施,全县近年来扶持培育个新型经营主体、名致富带头人,成功创建了46个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建立了17个科技示范基地;龙州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家庭农场54家,全县产业覆盖率超过90%,47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率均超过80%——截至目前,广西35个大石山区县发展包括龙头企业在内的新型经营主体0余家,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示范基地(园)覆盖的贫困村个,带动贫困户12.9万户;35个大石山区县共建成62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占全区总数25.3%。
“加强对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规律的研究,指导大石山区不断创新完善联结形式,探索形成稳定持续的帮扶模式。”文信连指出,一是印发利益联结机制政策文件,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益贫能力;二是落实资金项目培育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年广西获得农民合作社、家庭中央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共余万元,切块下拨54个贫困县一半以上;三是提出优先支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具有扶贫带动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更大优惠政策。“推动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紧密、互利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贫困户真脱贫。”文信连说。
大石山区由于地貌特殊,农产品外销成本高,鲜活农产品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更是高达60%以上。广西把加强电商人才培养,充分融合“互联网”作为破题之策。在年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覆盖率56%的基础上,今年开展了第三批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大力培育“网红”农产品、广泛开展特色促销活动,一大批返乡能人纷纷涌现。
柳州市融安县富乐村村民赖园园就是杰出代表之一。大学毕业后以海归身份回国的她曾在沿海一家物流公司任营业部经理,年回乡创业,从标准种植、电商销售、品牌创建3个环节着手,让家乡滞销的农产品“融安金桔”由一斤2元卖到了40元,融安县的金桔种植面积也从六年前的不到一万亩扩大到现在的14万亩,富乐村面貌由此焕然一新:桔农盖起了新房,近1/3村民都购置了小车,周边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两万元以上。
几组大数据更凸显巨变:广西全区建设47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其中33个国定贫困县全部纳入,共建成电商服务站点个,物流配送网点个,在年广西新增11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10个大石山区县入选;目前广西共创建了8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量居全国第一;创建了19个自治区级特优区,包括融安金桔在内的大石山区县占6个;马山全县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年获批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百色芒果”“富川脐橙”农产品地理标志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单;35个大石山区县共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41个,有效期内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共计个。
此外,广西充分发挥粤桂扶贫协作平台的作用,开展各项产销对接活动,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通过订单合作、深化全域旅游协作带动等行动,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消费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和服务,有力拓宽了特色产品销售途径。年至今,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畜产品,销售额近25亿元。“下一步还将加大全区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让大石山区产业红火起来,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彻底拔掉当地‘穷根’,栽下‘富根’、开出‘富路’。”刘俊说。
后记
地处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山地区是广西贫困地区发展产业的最大瓶颈,可谓脱贫攻坚战中的“硬中硬”“坚中坚”。通过深入走访,记者认为广西大石山区发展扶贫特色产业的成功实践,均具有成效好、有特色、可复制等特点,总结如下:
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大石山区具有面积广、生态相对原始、自然风光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等优势,根据石漠化程度轻重,在不同地区发展种养、加工、旅游和农村电商、边贸扶贫等生态友好、效益突出、带贫力强的多种类型特色产业,并在生产相对集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集群,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大力培育特色新兴产业,做到了“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新则新”。
强化政策支撑保障。加大资金和金融支持,落实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大石山区各县将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和对口帮扶资金重点用于产业扶贫,金融机构对大石山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民工创业园以及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给与放宽贷款准入条件、延长贷款期限、利率优惠等信贷优惠政策,扶贫小额信贷对有需求、符合条件的大石山区贫困户按需放贷、应贷尽贷,对大石山区发展一定规模特色产业的贫困户给与相应的奖补资金,激发大石山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大石山区贫困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外来企业进入难度大,当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往往是贫困群众抱团发展的主要渠道。支持大石山区贫困户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和适度规模“种养循环乡村旅游”的家庭农场,同时加大对大石山区扶贫龙头企业的扶贫贴息贷款、税收减免、投资奖励、项目补助等优惠力度,鼓励企业到大石山区投资兴业;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应对措施,防止产业盲目跟风造成损失;对纳入财政补贴范围的保险品种做到应保尽保,探索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农业商业性保险产品,建立联贫带贫机制实现合作共赢。
(采访组成员:杨志华阮蓓高飞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