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CCBF,以下简称上海童书展)将于11月13日至15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如期举办。这是继今年8月上海书展“安全、出彩”举办之后,又一个较大规模的实体书展,同时将进一步探索线下线上融合型书展的新模式。
线下看样线上洽谈
“上海童书展是一个国际性书展,历届都有众多国外展商参与,面对面开展图书版权洽谈、交易和寻求其他合作机遇。提升CCBF的国际展商参与度、塑造世界影响力,使之成长为每年秋季全球最重要的童书展会,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目标。”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然而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大部分国际性书展,都改到线上举办,或者不得不宣布延期甚至取消。但中国是全世界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国家,在此基础上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正率先走向正常化。在上海,几个月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已经或即将举办一系列重大展会,上海国际童书展也决定如期举办。
△发布会现场
徐炯说道:“许多国际展商无法来到现场,许多原定参加童书展相关活动的嘉宾也不能如约前来。为此,在不负独特机遇、努力办好线下展会的同时,我们将积极探索‘线下落地、线上同步’,即线下线上融合的书展模式。”
线下看样,线上洽谈,这将是后疫情时代的常规模式。
“书展搬到线上,可以大大增加它的辐射面、覆盖面,让更多人参与。比如以往总有不少国外展商由于路途遥远、参展成本过高而不能前来,特别是中小微出版机构和一些小语种国家的童书出版机构,因为担心参展的投入产出效果,而犹豫、放弃。线上书展可以化解这些痛点。”徐炯说。
虽然受新冠疫情和全球旅行限制的影响,众多国外展商和嘉宾等无法到访上海,但国际童书出版界与中国同行建立联系、交流洽谈、交易合作的热情不减。本届童书展依然吸引了来自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比利时、澳大利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家童书出版机构和儿童相关文化企业参展,其中海外参展商占比超过30%。
由于在屏幕上看书、选书也有局限性,尤其童书,手与书的触感常常是重要评判要素,对此,办展团队还精心设计了“人不在书在”、“线下不在云上在”的融合形式:童书在现场展示,可触摸可翻看,作全面细致了解,接下来的洽谈则转到线上。
聚焦童书出版数字化
疫情造成了全球“物理隔离”,倒逼出版机构加快调整产品研发方向和营销模式,不少拥有互联网思维、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企业也加大力度跨界进入童书和少儿文化产品、服务行业。针对这样的新趋势、新格局和新需求,本届童书展更加聚焦儿童内容数字化、童书营销数字化两个维度的“数字板块”,引入更多童书出版关联产业的优质企业,并全新设立“数字中心”展区,提供企业形象展示、合作需求发布、商贸合作洽谈三大服务。
儿童内容数字化方面,童书展将集中推出有声内容、AR/VR童书、AI课程、动画游戏、应用程序、硬件设备等针对少儿开发的数字新产品、新技术,并以此汇集出版商、程序软件开发者、数字技术服务商、影视动画工作室、在线教育课程研发机构、多媒体内容播放平台、IP授权等专业人士,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童书产业的未来。目前确定参与这一板块的阵容包括当当网、有赞等电商平台;喜马拉雅、蜻蜓FM、央广新媒体、口袋故事等听书平台;咪咕、腾讯视频、咿啦看书等数字内容平台;梦想人科技、物灵科技、百熊科技等数字技术公司;幼慧科技、幻维数码、墨羽动画等IP类企业;斑马英语、叽里呱啦、久趣英语等儿童在线教育机构;牛听听、火火兔等儿童智能硬件设备商。
童书营销数字化方面,童书展将集聚一批社交电商及内容领域自媒体,作为新展商加入“数字中心”,如小土大橙子、小小包麻麻、童妈育儿指南、Vivi辣妈爱生活、娟子妈妈讲故事、小花生妈妈聊绘本、绘本奥斯卡、熊小婴等,活跃于